三十七年风雨路

发布时间:2023-05-02       作者:

在看到“我与林海日报”征文时,我的思绪回到了与《林海日报》相伴的岁月。作为通讯员,我与《林海日报》结缘至今已有37年了,见证了《林海日报》的发展历程。

1985年,我从木材生产小工队调入满归森工公司河西林场任团总支书记。那时公司党委宣传部向基层各单位下达了宣传任务,林场安排我具体负责来抓。对于这项工作,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小工队工作时也能看到《林海日报》,但却没有入脑入心,只是看看新闻,从未想过要写新闻稿。经过我的一番调查,林场没有一个写新闻稿件的“高人”,派下去的任务自然也就石沉大海。怎么办?那就自己“操刀子”,尝试着写吧。于是,每天工作之余我都翻看《林海日报》,并细心观察林场在木材生产中的动态,把我认为有点新鲜价值的东西写成“豆腐块”,再拿到宣传部记者站审阅。经记者站站长多次耐心指导和自己几个月的摸索,略微掌握了一些技巧,写出来的东西总算有了些模样。

image.png

1985年秋季,林场将以往一天开3次的会议缩短到一小时就开完了,我觉得这在当时应该是新闻线索,就抓住机会写了一篇新闻稿,拿到宣传部后得到了认可。他们指导我将稿子改成100多字的简讯,投稿仅一个星期,就在《林海日报》新闻版的“简讯”栏目刊登了。当时是林场的同事先看到报纸,对我说:“小褚,你的文章上报了。”我还以为是在和我开玩笑。他将报纸递交到我手里说:“你自己看吧!”我赶紧把报纸拿在手里翻看,当翻到第二版时,果然看到了我的名字,我的稿子发表了!真的是太激动了。我在办公室反反复复读着自己的“大作”,内心的那种甜蜜难以言表。就是这个百余字的小小“豆腐块”,给了我极大的动力和继续写下去的信心。从此以后,我经常拿着稿子到宣传部请教,经过修改后的稿子邮寄到林海日报社编辑部,梦想着自己的作品能变成铅字。

后来在写生产经营的稿件时,我也探索着写人物通讯。有一次我写了一位工队长事迹,稿件邮寄到报社后,没几天就见报了,只不过标题被改成了《身居林区三十载甘把青春献林海》,也是这篇报道让我明白了一篇好文章标题提炼的重要性。1986年3月份,冬季生产季节,我被派到甘河参加了为期15天的《林海日报》通讯员培训班,报社编辑老师为通讯员授课,并安排去林场采访,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为了及时地报道林场的工作动态,场领导为我配备了一台120型照相机,一个胶卷只能照12张黑白照片,这种“装备”在当时是为数不多的。为了尽快掌握照相机的使用和性能,我专门到满归镇“佳美”照相馆向专业人士拜师学艺,把拍好的照片胶卷拿到照相馆冲洗。在废了几个胶卷后,终于拍出了报社能采用的新闻图片。每次新闻图片见报后,我的心情都非常激动。

image.png

       

一晃30多年过去了,我写稿件依旧用笔和纸,写好后,由打字员打印出来再修改,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一种习惯,总觉得写出来的文章更踏实。我还喜欢剪报贴报,把《林海日报》刊发的美文佳作、精品图片和自己发表的稿件剪下来,整整齐齐地贴到本子上。多年来,我珍藏了好几本剪贴本,在闲暇时,一本本翻阅,内心油然而生一种“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愉悦。这种剪报之乐伴随我作为通讯员的岁月,忠实地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曾记得,每年记者节,公司党委宣传部都要召开表彰会和座谈会,我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所在单位也被评为先进单位。我们这些“土记者”,就像《林海日报》的毛细血管,同《林海日报》同呼吸共命运。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林海日报》迎来创刊70周年,我的成长离不开《林海日报》这片沃土,是企业不断发展给了我新闻写作的不竭动力。希望《林海日报》越办越好,祝愿林海日报社越来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