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宏光代表:打造全国最大的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

发布时间:2023-04-24       作者:

图片.png

绿色中国北京3月9日电(融媒体记者耿国彪)作为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林业碳汇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宏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森工集团依托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雄厚的森林资源,积极开展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全力以赴扩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和碳汇项目储备区,发挥国有企业国之基石的作用。

闫宏光代表指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存储的二氧化碳总量稳定在17.2亿吨以上,森林蓄积年增长2000万立方米左右,保守估算林木碳汇年增加3600万吨以上。林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达7857.95亿元/年,在固碳、储碳方面优势巨大。

图片.png

“我们持续22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累计减少木材采伐3817万立方米,对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万吨以上。十年来累计完成森林抚育5000余万亩,人工造林400余万亩,碳汇资源潜力显著提升。”闫宏光代表说,内蒙古森工集团率先在国有林区开展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搭建了国内首个碳汇项目资源管理矢量数据库。目前,已开发储备林业碳汇项目12个,预计减排总量7800万吨,估算总产值约23.4亿元。

“我们与交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严格实行“三方询价、挂牌底价、平台竞价、市场定价”的阳光平台碳汇交易,累计实现碳汇产品销售3516万元,取得了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闫宏光代表说。

闫宏光代表认为,中国作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领跑者,2020年9月明确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中华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而无论从自然生态角度还是国内外碳减排治理制度规则来看,森林碳汇都是实现碳中和的国之重器。未来的碳中和很大一部分就是要靠生态系统的碳汇效应来实现。、

林业碳汇作为凝结生态保护建设成果的优质生态产品,将架起市场与生态建设企业的桥梁,打通GEP向GDP转化的通道。通过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方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利于拓宽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等生态建设投入渠道,将资金引入生态建设、导向低碳发展,形成推动生态价值实现的良性循环。

图片.png

闫宏光代表表示,下一步,内蒙古森工集团将积极融入全国“双碳”政策,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我区是北方最大的碳库,要提高把生态资源变成经济资源的本领”的要求,积极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以“六个一”为抓手,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开创林业碳汇工作新局面。“六个一”即一是确立力争实现“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6亿立方米,完成同期国家森林蓄积增长任务的10%”的工作目标。二是通过不断完善碳汇资源矢量数据库,对接优选项目登记备案平台、碳汇交易平台、温室气体清单平台,构建以“一库三平台”为基础的林业碳汇资源管理体系。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林草碳汇试点政策,争当重点国有林区碳汇示范,打造全国最大的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四是全力开发储备VCS和CCER等一批碳汇项目。五是瞄准碳汇评估监测、增汇经营、碳交易、碳金融等重点领域,着力培养“一批人才”。六是力争实现《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国家标准申报的突破,积极推动提升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