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冲在火场一线的“李小伙”

发布时间:2023-08-21       作者:张俊云

1692603747239.png

手机里传来妻子焦急的反对声,李广录一个劲地劝说“没事!没事!”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2023年8月7日中午,满归森防指接到上级森防指紧急援外阿龙山扑火命令。当时满归本地也有火情,扑火兵力不足,刚刚从外地回来的满归森工公司老年科技者协会会长李广录主动请缨,“临危补位”化身“远征扑火队长”,中午1点带领紧急集结的3个基层单位20人的“杂牌军”扑火队伍,带着家人“爱的责备”,火速出发,赶赴阿龙山塔2火场驰援。

1692603787984.png

“扑火,他总冲在最前面!”李广录参加工作40多年来,从森调队员到林场和防火办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与森林有着不解之缘,每次发生森林火情,他总是带队第一时间出现在扑救现场,多次带队出色完成扑打森林火灾任务,有着丰富的防扑火工作经验,也练就了他“活地图”的本事。一路上争取宝贵时间,他带领的队伍从满归赶到任务地点与阿龙山森防指人员汇合,仅用了1.5个小时,是当时到达塔2火线的第一支援外扑火力量,火线前指把他这支队伍作为火线突击队进行调动。接到阿龙山森防指扑打火头任务后,李广录和队员们来不及休息,在阿龙山常务副总指挥和1名向导的引领下,徒步“急行军”直赴火场。到达火场后,不顾体力的大幅度消耗,立即投入扑火战斗。

1692603827556.png

当时火场植被茂密,烟雾较大,前行的道路上马尾松、丛桦遍布,枝条缠绕。时间就是效率,只有快速打开通道,才能赢得最佳战机。李广录根据地形地势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排兵布阵,带头沿着火线指挥扑打。他不顾烈火炙烤,带领油锯手顶着浓烟走在最前面,边打隔离带边观察火情,队友们跟着他这个“主心骨”,都是拼着劲的扑打和向前冲,边扑打、边清理、边行进。因为平时工作中他就是一个“多面手”,扑打过程中,他几次替换下身体极度疲惫的油锯手和风机手,满脸的汗水和着黑灰往下流,全然不顾,心中只有快速灭火的一个念头。一直到半夜三点多钟,他和队友们才干嚼点方便面充饥,又继续鏖战火魔。

1692603871893.png


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阿龙山火线前指领导细心的发现,这个59岁的老科协会长不仅走在山路上健步如飞,把向导都落在了后面,而且反应迅速,决策果断,竟然还是个熟知防火业务知识、山林扑火经验丰富的“土专家”,不禁对他刮目相看,在8月8日增援队伍陆续到来后,把他连同整支队伍调到火场指挥部工作。他所在的协调指挥部距离火场前线指挥部五六公里,主要协助火场前指开展火场路线导引、扑火队伍分工、人员调动、给养接收、物资搬运、水源踏查等工作。他严格按命令一丝不苟地执行,做到合理分配,将每个环节都做到细致,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周密,而且凭借着多年扑打山火的经验,他事事考虑周到,总是能想在前、做在前,安全高效地实现前指的战略意图。

把扑火队伍带到火场前线指挥部,把油脂送到勾机作业场地,把采访记者带到火场前线,每次领到任务,他都是冲在最前面,忙完这项工作忙那项,没有空闲的时候,大家私下里都称他为“李小伙”。当时刚来到的援外扑火队伍只知道火线大概方向,处于半山腰时根本看不见明火,为了指引扑火人员快速找到火线,他带领队员利用装给养的纸箱子作了一个火场指示牌,立于火线东西分界处,并以红旗作为明显标志;在火场,扑火队员饮水和以水灭火是件大事,为了帮助部分扑火队伍尽快找到合适水源,他不辞辛苦,深一脚浅一脚奔走在崎岖山路上,一走就是七八个小时、十几公里;连续作战几天,当调运的勾机开上山来的时候,队友们已经非常疲惫,他就主动承担了把勾机带到火线作业地点的重任,山路陡峭,荆棘密布,一次要行走六七个小时,再自己返回指挥部,天都已经黑透了。

1692603905662.png

他不仅协助火场前指进行扑火安排、火场情况检查,协助公安人员进行火场勘察,还主动四处巡视火场,仔细查看每一处、每一片、直至冒着烟的树根,对火场情况掌握得明明白白。外援队伍随时到随时引领到火场前指,他的队友们平均每天只能睡3、4小时,每天火场要走上几遍,来回十几公里,而他要比队友走更多的路,付出更多辛苦。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指挥部,大家认为他该松口气休息一会儿了,可是他又打开地图,认真地琢磨着下一步的工作。当时的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准确地判断火场态势和火场面积,为火场前指及时作出最佳扑火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连续作战9天8夜,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顾全大局,不辞辛劳,李广录带领队友们用实际行动肩负起责任使命,克服重重困难,齐心协力出色完成了援外扑火任务。历经火的考验和洗礼,回来的他整整瘦了一圈,身体疲惫至极却依然精力充沛,脸上绽放着灿烂笑容。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说:“年近六旬的人,二十多岁的心脏,火场一线,这个‘李小伙’可真不简单!